• yh0612cc银河

  • 您好 !欢迎光临yh0612cc银河制药有限公司!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以人为本    专心做好药 People oriented to concentrate on good medicine
    服务热线 0931-8509589
    1600_225px;
    新闻动态
    News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行业动态
    仿制药替代原研进程加速 这些品种市场将现变局
    日期 :2019-05-08 来源 :医药网 作者:医药网 【打印】

    “加快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 ,是推动我们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跨越的一个很重要的举措 。要落实仿制药的相关支持激励政策 ,支持仿制药替代使用 。”

    在4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的“深化药品领域改革典型经验新闻发布会”上 ,国家卫健委体制改革司副司长薛海宁如此表示。

    作为2019年以来国家卫健委第一场专门针对药品领域改革进展的新闻发布会,除了卫健委到场参加之外 ,国家药监局、国家医保局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工信部、商务部均派相关负责人到场参加,只是并未列席及发言 。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王越则就江苏加强药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有关做法进行了分享,并且也针对4+7及一致性评价工作做了说明。

    整体来看能够明显感知到,在当前以及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药品领域的改革基本上会沿着三个方向来主要进行 ,简单来说即保质 、降价以及规范流通。而不管是“保质”还是“降价” ,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都会是无法避开的一个话题 。

    从近期各省份招采中关于一致性品种的挂网、议价的具体措施不断出台 ,以及第一轮4+7药品集中采购的执行情况来看,未来仿制药市场的趋势也已十分明确: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将被快速淘汰 ,而原研产品与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之间的竞争则将迅速升级。仿制药对原研产品的替代 ,正在形成 ,并将持续进行 。降价、控费,仍然会是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医药行业的主旋律。

    官方公布 :239品种已通过一致性评价

    “国家药监局加快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目前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已达239个,组织对申请一致性评价的222个品种、涉及149家企业进行了现场核查。”在介绍药品领域改革总体进展和成效有关情况时,国家卫健委体制改革司副司长薛海宁如此表示。

    如果以2016年3月5日原CFDA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为起始时间来算,我国新一轮关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已经开展了三年时间。尽管在进度上来看 ,并未达成此前“2018年底前完成2007年10月1日前批准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的质量一致性评价”的目标,这一时间点也相应有所放缓,但所涉及到的制药企业关于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认识,却是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同最开始的观望、犹豫甚至侥幸不同 ,随着国家层面关于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的逐步明确、配套政策的不断出台,以及类似于4+7这样以通过一致性评价为入围资格的药品集采活动,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 ,只要还想保留相关品种在市场上一定的占有率 ,那么一致性评价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事情,并且越早进行,就越能在后续的市场攻伐上占据有利地位。

    E药经理人对此前已经明确通过一致性评价的236个品规进行了分析(与官方公布的239品规略有出入)。数据显示,236个已确定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规中,属于之前公布的“289基药目录”的,只有90个,其余的146个则为非基药目录品种。

    而在这236个品规中,有126个品规的产品,只有一家通过的一致性评价 ,例如用于治疗肺癌的吉非替尼 ,目前只有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的产品过评 ;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赖诺普利片 ,目前两个规格也只有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过评。这两个品种也均为第一轮4+7药品集采品种,只是吉非替尼为原研产品中标,而赖诺普利片则是华海中标。

    有44个品规的产品则是已有两家通过了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 ,例如阿托伐他汀钙片 ,除了之前市场上的“霸主”嘉林之外,浙江新东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同规格产品也已过评;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也是如此 ,深圳信立泰以及乐普药业的两个规格的产品都已过评。

    有三家企业过评的品种则有24个品规 ,共涉及八个品种,例如瑞舒伐他汀钙片 、盐酸二甲双胍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等 。

    上述品种,由于一致性评价过评品种在三家以内,甚至只有一家过评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 ,仍然在市场中会占据到相对优势的地位 ,并且与原研争抢市场份额。而剩下的还有42个品规的产品,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数量则在三家以上。这类品种之间的竞价态势,可以预见的是会非常惨烈。

    代表品种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氨氯地平片目前已有包括浙江京新  、扬子江、辰欣药业等在内的八家企业通过了一致性评价 ,而在第一轮4+7药品集采的竞价之中,氨氯地平片则产生了所有品种中的最低价,浙江京新以4.16元的超低价中标,平均每片仅0.14元。

    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还是目前一致性评价申报最多的品种。据国泰君安证券的数据显示,目前该品种的一致性评价申报多达39个,位列所有品种的申请数量之最 。而紧随其后的则是阿莫西林胶囊和盐酸二甲双胍片。E药经理人曾撰文分析,盐酸二甲双胍片或许将大概率被列入第二轮4+7集采目录中 ,并且将再次上演第一轮中氨氯地平的疯狂降价态势。(相关阅读 :第二批4+7将重点聚焦这三类药!“氨氯地平式”疯狂降价或再现)

    申报品种最多的企业,则是齐鲁制药,其共申报了65个品规的一致性评价申请;紧随其后的则是科伦药业以及扬子江、上海医药、中国生物制药,分别为50个、34个、33个 、32个。

    从审批节奏来看 ,目前一致性评价已经进入密集收获期 ,2019年1月 ,CDE共受理申请达到209个,创下新高,但随后节奏则有所放缓 ,2月份 、3月份、4月份至今分别为73个、68个、24个 。

    值得关注的是,接下来还会有一批重磅品种一致性评价获批在即,例如恒瑞的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多西他赛注射液,广东东阳光药业的奥美沙坦酯片等等。

    仿制药原研成定局:价格或是最大风险

    2018年底至今,医药行业中最受关注的政策,毫无疑问是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 。从2019年3月起,11个试点城市陆续发布实施方案 ,并且于4月1日前全部启动了试点工作。

    薛海宁副司长在发布会中表示,整体来看 ,试点工作稳步实施,预期的改革效果初步显现 。具体表现是:

    一是药品价格有效降低 。发挥以量换价的优势 ,试点地区中标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52%,非试点地区价格联动 ,部分未中选品种企业主动降价争取试点以外的市场,药价整体呈明显降低趋势 。

    二是仿制药替代原研药进程加速。25个中选品种中有22个是仿制药,仿制药市场份额迅速提升,同时一致性评价工作持续推进。

    三是医药行业格局发生改变。带量采购进一步消除低水平同质化竞争,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市场秩序日趋规范。

    应该说 ,自2018年4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见》开始,仿制药替代原研药的趋势就已经基本明确 ,而此次薛海宁副司长所讲的“25个4+7中选品种中有22个是仿制药”更是直接证明了这一点。

    薛海宁强调,要以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作为一个突破口,推动医改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进展。与此同时,要加快推进仿制药的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支持仿制药替代使用。

    只是,从目前来看 ,在未来对于仿制药替代原研最大的挑战 ,或许仍然在于价格。

    有行业观察人士向E药经理人指出 ,在4+7以前 ,过期原研产品一直保持定价较高的策略,并且仍能占据50%以上的市场份额 。仿制药厂家,如果竞争生产家数并不多 ,则也能维持一个比较好的价格 ,保持一个20%到30%的市场份额 ,也能一路“傍大款”躺赢;而即便仿制药生产厂家较多,但这类药通畅进入了低价目录  ,自然销售流量也不错,只要中标了赚钱也是可以的。而4+7之后,不管是过期原研药还是仿制药,实际上好日子都已经到头了。

    而关于药品集采之后价格压缩得过高 ,使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没有动力继续进行的声音 ,自从4+7之后也一直在行业中存在。另外,在报低价中标的情况下,如何应对因为原料药无序涨价、原料药短缺等外部环境可能带来的风险,也是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一旦某一个外界因素冲破中标药品“薄利”的最后一道防线,如何保证临床供应、防止药品短缺 ,便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12
    Copyrights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yh0612cc银河制药 陇ICP备05004876号
    设计制作
  • XML地图